《风景园林》2022-05专题导读 | 碳中和与设计应对策略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2年5期 P12-63
“双碳”战略已经纳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各个行业都在结合自身特色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风景园林作为一个实践应用型学科,也需要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依托学科交叉创新推动新的发展,为国家“碳中和”目标实现贡献出自身的专业力量。总体而言,风景园林在碳中和战略中主要可以发挥2方面作用:一方面是风景园林可以提升城市的韧性,使城市能够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的负面环境影响;另一方面是风景园林可以发挥一系列包括降低碳排、增加碳汇等主动功能,直接影响气候变化进程。本期专题聚焦碳中和目标下的碳储量估算与规划设计研究,主要包括园林绿地碳储量的估算应用和时空演变预测、气候环境与碳储量的关联关系研究,还有碳中和目标下的规划设计策略、精细化管理框架、实施途径等研究成果,并介绍了北京温榆河碳中和主题公园等实践案例。总体而言,风景园林视角下的碳中和理论、技术和实践研究还相对匮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实践潜力。
——本期专题组稿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李倞教授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和国家确定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步骤。风景园林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场域,人类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会以不同的方法路径创设景观设计。碳中和目标要求风景园林师对既有的理念、路径、技术等予以反思,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灵活运用并及时更新各种定性与定量方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降低碳排放,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本期专题组稿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徐昉老师
面向碳中和的城市园林绿化碳汇能力建设研究
张桂莲 仲启铖 张浪*
Keywords
关键词
风景园林;城市园林绿化;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碳中和;碳汇
查看开放科学计划
梳理和总结城市园林绿化碳汇领域的最新政策和研究进展,剖析碳汇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提出面向碳中和的主要任务和实现路径,以期优化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增强园林绿化对碳中和的贡献。
”1 城市园林绿化碳汇能力建设进展
1.1 城市园林绿化碳汇相关政策
1.2 城市园林绿化碳汇提升措施
1.2.1 优化空间布局
1.2.2 增强植被固碳能力
1.2.3 提升土壤碳固持
1.3 城市园林绿化碳汇计量监测
2 城市园林绿化碳汇能力建设的问题与挑战
2.1 城市园林绿化碳中和路径缺乏顶层规划
2.2 城市可新增园林绿化空间不足、立地条件差
2.3 城市园林绿化碳汇计量监测水平有待提升
2.4 城市园林绿化碳汇管理体制机制亟待优化
3 城市园林绿化碳汇能力建设的任务与路径
3.1 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构建绿地生态网络
3.2 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实施城市生态修复
3.3 提升园林绿化质量,增强绿地碳汇能力
3.4 完善计量监测体系,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4 总结和思考
城市园林绿化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路线图
影响碳中和的城市绿地空间特征与精细化管控实施框架
王敏 宋昊洋
Keywords
关键词
风景园林;城市绿地;碳中和;绿色碳汇;碳排放;空间特征;规划管控
查看开放科学计划
城市绿地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自然途径。基于文献爬梳,提出固碳增汇、降温减排、绿色慢行3大影响路径,在5个维度归纳不同路径下的重要空间特征和主要指标表征,构建城市绿地“系统化分级统筹、差异化分区定标、多维度精准增效”的精细化管控框架。
” 1 城市绿地对碳中和的影响路径研究
1.1 固碳增汇
1.2 降温减排
1.3 绿色慢行
2 不同路径下影响碳中和的城市绿地空间特征
2.1 促进固碳增汇的绿地空间特征
2.2 促进降温减排的绿地空间特征
2.3 促进绿色慢行的绿地空间特征
3 面向碳中和的城市绿地精细化管控实施框架
4 结语
不同影响路径下的绿地空间特征及其研究方法
影响碳中和的城市绿地精细化管控指标和实施框架
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绿地碳储量估算应用
殷炜达 苏俊伊 许卓亚 刘志成
Keywords
关键词
碳中和;城市绿地;碳储量;模型构建
查看开放科学计划
城市绿地的碳汇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城市碳汇的基础部分。本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五环内城市绿地为例,基于遥感技术构建合理的城市绿地碳储量估算模型,分类型探讨城市绿地的增汇潜力,对推进2060年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 城市绿地碳储量估算研究
2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案
3 数据采集与处理
3.1 城市绿地分类
3.2 样地提取
3.3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提取
3.4 碳储量计算
3.4.1 遥感法计算碳储量
3.4.2 人工识别法计算碳储量
4 遥感估算模型构建与验证
4.1 碳储量遥感估算模型构建
4.2 碳储量遥感估算模型合理性检验
5 城市绿地碳储量估算结果与分析
5.1 城市绿地碳密度估算
5.2 各类绿地碳储量估算
5.3 结果分析与展望
6 结论
城市绿地碳储量遥感估算模型研究路径
研究区域用地分类
基于遥感影像估算的北京中心城区碳储量与气候环境关联性研究
杨鑫 高雯雯 李莎* 李冠衡
Keywords
关键词
碳储量;气候环境;植被指数;碳汇能力;北京中心城区;遥感影像
查看开放科学计划
本研究基于高清卫星遥感影像反演推导,通过估算公式获得北京中心城区碳储量数值,形成中心城区现状碳汇能力初步评价。以街道辖区单元为研究单元,对街区尺度碳储量、气候环境指标和植被指数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从街区视角提出碳汇能力提升和气候环境改善的相关策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数据收集与计算
1.2.1 遥感影像植被指数计算
1.2.2 基于植被指数的碳储量估算
1.2.3 气候环境指标获取
1.2.4 街区尺度下植被指数、碳储量与气候环境指标相关性分析
2 北京中心城区碳储量分布特征与碳汇能力等级研究
2.1 北京中心城区碳储量分布特征
2.2 街区尺度碳汇能力等级划分
3 街区尺度碳储量与气候环境指标、植被指数关联性分析
3.1 街区尺度气候环境指标分析
3.2 相关性分析
3.3 碳储量与气候环境指标、植被指数关联量化分析
4 改善气候环境与碳汇能力提升策略
5 结论
北京中心城区街道空间碳汇能力等级分布情况
碳储量、碳密度与植被指数、气候环境指标皮尔逊相关热图
基于 FLUS-InVEST 模型的碳储量时空变迁及多情景模拟预测——以成德眉资地区为例
庄子薛 谢梦晴 张文萍 王倩娜*
Keywords
关键词
风景园林;FLUS-InVEST 模型;多情景模拟;碳储量;碳中和;生态修复
查看开放科学计划
本研究耦合 FLUS-InVEST 模型,对成德眉资地区碳储量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多情景下时空分布做出了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创新性地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视角探究了固碳功能优化路径,提出了健全绿地系统、提升土地健康水平、保护治理林盘等措施,为成德眉资地区实现碳的“零排放”目标提供有效支撑和参考。
”1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土地利用时空变迁研究
2.2 基于 FLUS 模型的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预测
2.3 基于 FLUS-InVEST 模型的碳储量多情景模拟预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2000—2020 年碳储量时空变化特征
3.1.1 碳储量数量变化特征
3.1.2 碳储量空间变化特征
3.2 2030 年多情景下碳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比
3.2.1 多情景下碳储量变化特征及对比
3.2.2 多情景下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对比
4 结论
5 建议
研究区 2000—2020 年及 2030 年多情景下各土地利用类型碳储量
2030 年多情景下碳储量空间及变化空间分布
碳中和目标下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策略
李倞 吴佳鸣 汪文清
Keywords
关键词
风景园林;气候变化;碳中和;减碳;碳汇;大气脱碳
查看开放科学计划
聚焦“碳中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为了向风景园林师提供系统、全面、可行的策略方法工具包,研究从直接减源、增加碳汇和间接减源3个方面,提出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55项具体措施,并归纳了其作用机理和潜在负面影响。在直接减源方面,包括25项措施,主要通过减少园林绿地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实现项目自身的节能减排;在增加碳汇方面,包括17项措施,主要围绕园林植物、土壤、水体三大要素,增强园林绿地本身的碳捕获能力;在间接减源方面,包括13项措施,重点通过园林绿地引导居民开展低碳生活、降低城市环境维持能耗,间接实现碳减排。
”1 园林绿地全生命周期的直接减源途径
1.1 设计阶段
1.2 建造阶段
1.3 维护阶段
2 提升园林绿地要素碳汇能力的途径
2.1 植物碳汇
2.2 土壤碳汇
2.3 水体碳汇
3 提升园林绿地间接减源作用的途径
3.1 强化低碳活动宣传与政策扶持
3.2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构建低碳城市
3.3 调节城市微气候,鼓励户外低碳生活
4 结语
Pathfinder 碳计算工具
Cartegraph 智能公园管理软件
碳中和背景下风能发展对景观规划的影响
徐昉
Keywords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景观保护;AIGILaP 模型;眼动追踪;情景假设
查看开放科学计划
德国景观规划中关于风能发展的情景假设预测了未来可能的风力涡轮机空间分布,并模拟了能源量、负荷邻近度、自然保护和景观维护等驱动因素对风能利用冲突风险的影响,是平衡新能源发展相关经济、技术以及土地利用冲突、自然保护等问题的重要范例。
”1 研究背景
1.1 气候变化与“双碳”目标
1.2 能源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必要途径
2 碳中和背景下风能发展的负面影响
2.1 土地利用冲突
2.2 物种栖息地破坏
2.3 景观质量下降
3 德国景观规划应对风能发展影响的策略
3.1 情景假设——平衡目标的解决路径
3.2 空间布局——潜在区域的整体评估
3.2.1 生成排除区域
3.2.2 确定风力涡轮机技术参数
3.3 空间分异——潜在冲突的全面考量
3.3.1 基于 AIGILaP 模型的潜在冲突评价
3.3.2 基于问卷调查和眼动追踪的风力涡轮机影响评价
3.4 情景构建——以自然保护为导向的风能发展情景
4 建议
4.1 从规划到实施的理念贯彻
4.2 从未来到当下的回望反思
4.3 从专家到公众的全面评价
德国风力涡轮机建设排除区域与潜在区域分布图
基于德国多年平均风速的风力涡轮机空间分布
碳中和主题公园——北京温榆河公园·未来智谷(一期)设计探索与实践
黄通 曹悦 刘峰
风景园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理应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北京温榆河公园·未来智谷,作为国内首个碳中和主题公园,在项目立项、设计建设过程、科普展示、服务居民生活,引领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做了诸多探索。
”1 设计背景
2 北京温榆河公园·未来智谷的功能定位
3 北京温榆河公园·未来智谷(一期)实践探索
3.1 主题创意与建构
3.1.1 “碳百问”知识体系集成
3.1.2 碳宝 IP 营造
3.2 “碳百问”知识体系的主题空间演绎
3.2.1 成长中的碳中和雕塑
3.2.2 碳中和与气候变化景观叙事
3.2.3 碳中和路径演绎及愿景解读
3.3 “碳积分”智慧游园系统的创立与体验
3.4 低碳技术应用与示范
3.4.1 智慧能源科技创新与应用示范
3.4.2 低碳环保技术产品的应用
3.4.3 固碳树种的选择
4 意义与价值
北京温榆河公园·未来智谷(一期)实景航拍图(建成后)
“碳宝说”标识牌实景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2-05刊首语 | 郑曦:碳中和与设计应对策略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2年5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王一兰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